在当前页:
历史回顾……
功能点用于测量软件功能大小的方法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入的,现在被世界各地的机构所使用。 Allan Albrecht(IBM)是第一个公开发布软件功能分级方法的人。 这种方法被称为功能点分析(Albrecht,1979,1981)。 自1986年成立以来,国际功能点用户组(IFPUG)不断维护和改进了Albrecht的原始方法。
评估软件功能大小
功能点现在是标准化度量,可以持续使用,精准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价值主要在于能够根据提供给终端用户的功能来测量任何软件尺寸。功能点计数被限定为“技术不可知”,因为它不依赖于技术或编程语言。
功能点计数法评估软件可交付成果,并根据其功能特性测量其大小。它考虑到应用程序的以下组成部分:
- 外部输入:进入系统的输入数据(逻辑事务输入、系统馈送)
- 外部输出和外部查询:离开系统的数据(在线显示、报告、向其他系统反馈)
- 内部逻辑文件:在系统中处理和存储的数据(用户定义数据的逻辑组)
- 外部接口文件:在系统外部维护但满足特定过程要求所必需的数据(到其他系统的接口)
除了所选的其他度量之外,组织还可以将功能点用于不同的目的:
- 质量和生产力分析
- 估计软件开发、增强和维护所需的成本和资源
- 规范化软件比较中使用的数据
- 通过调整包中包含的所有功能的大小来确定购买的应用程序包(商用现货或定制系统)的大小
- 允许用户通过调整特定匹配其组织需求的功能来确定应用程序的投资回报(RoI)
功能点使用场景
使用功能点有三种常见的情况:测量软件大小以估计工作量和成本,规范化其他度量,以及基准化以帮助决策。
- 功能点是围绕组件定义的,这些组件可以在编写良好的规范中进行标识。因此,功能点可以在代码行等其他尺寸测量可用之前从规范中计数。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商业成本估算公式在其计算中将功能点作为首选的尺寸测量,以推断工作量和成本数字的原因。一旦交付软件的功能点数量可用时,可以调整这些公事以提高结果精度。
- 功能点通常用于规范化其他度量。例如,软件系统中检测到的缺陷总数可以通过功能点的数量进行归一化,从而推导出每个功能点的缺陷密度。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尺寸、使用不同编程语言的系统。
- 由于功能点是从构造中计算出来的,并且独立于编程语言,因此在对分包商生产力进行基准测试时,功能点是比较软件系统的首选方法。因此,生产力KPI通常基于功能点。
CAST应用智能平台如何计算功能点?
CAST应用智能平台使用OMG兼容的自动功能点计数技术作为其测量的基础。此外,CAST应用智能平台使用两种方法计算增强功能点:
- OMG自动增强点(AEP)— 默认值
- OMG增强功能点(EFP)— 传统,默认情况下不启用
您可以在以下文档中找到有关这些方法的更多信息: